古田化工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沙龙成功举办

2023-08-31

      2023年8月27日,科普中国·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沙龙在南京建邺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验馆成功举办,本次沙龙活动也是“科普中国专家沙龙”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古田化工、和君思纬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在宁高校、业内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从技术、产业、政策及公众参与等角度展开分享,沙龙不但聚焦“双碳”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核心技术、创新方向,而且就“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行性建议。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南京古田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鲁超从网络搜索关键词、权威媒体评出的世界热点问题引出“双碳”与气候问题是人民最关注的话题,也是与每一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鲁超从当前全球的能源结构、碳汇、节能减排等角度探讨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种实现路径。古田化工副总经理曹婷、朱广兴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沙龙活动。



      科幻话题与双碳相结合,让人们生动体会到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并对未来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南京工业大学付昌义副教授从科幻和想象力的角度来解读双碳政策和能源,解读“人类世”与能源的关联,分析薪柴能源、煤炭能源、蒸汽朋克、油气和电气、核能、太阳能等不同能源时代的特点。付昌义表示人类保护环境的意义其实就是保护人类自身,需要积极探索可持续、清洁、绿色的能源。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二氧化碳一直是科学家和公众关心的话题。南京大学何平教授分享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供电的电池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把二氧化碳做成电池,解决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相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这种二氧化碳电池的能量密度可提升6倍。何平表示目前这种技术应用场景很多,诸如可以用在外星环境改造、水下自持、空间探索,但是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未来需要攻克电池放大、安全、成本等各种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穆立文教授从摩擦学的角度来分析“双碳”问题。穆教授表示当前每年摩擦消耗掉世界1/3的一次能源,摩擦学的研究对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航天轴承、风力发电等领域面临着“润滑”问题。主轴承的润滑技术一直是各个国家研究的热点方向。



      南京工业大学纪拓教授分享了过程工业碳中和及未来电气化技术。纪教授表示目前CCUS(碳捕集)技术的难点在于成本过高,可以由光伏、风电等“绿电”来驱动水泥、钢铁、化工等过程工业脱碳,诸如采用微波等电气化供热技术取代传统的化学能供热,以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



      江苏省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卫旺博士分享了城市碳中和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卫旺认为双碳是马拉松式的“大考”和必须攻克的“必答题”,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结合产业经济、生态经济和服务经济,在城市建设之中规划绿色产业和低碳路径,积极推动碳汇经济,培养相关人才,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

      原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信息中心何春银主任认为实施“双碳”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号角,何春银以水体COD(化学需氧量)、空气PM2.5等指标说明碳排放是衡量当前环境的一种尺度,在强调其科学性、理论性的同时更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共同优化。



      南京工业大学朱家华教授分享了流程工业中的碳中和。担任南京工业大学碳中和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的朱教授表示目前化工、钢铁、水泥、煤电等流程工业是减排的重点领域,可以采用生物质转化来帮助这些过程工业减碳,实现生物质与流程工业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转化。



      知名自媒体人平原公子则从网络舆论的角度来解读“双碳”。平原公子解读了工业化与环保事业的关系,他表示,在推进“双碳”的道路中,我们要做“旧秩序”的挑战者,不要做“追随者”,坚定地实现“双碳”目标。



      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洁表示,“双碳”目标作为我国中长期转型发展战略,其推动实施离不来公众参与。“双碳”沙龙的举办,不仅聚焦行业发展,也是一次“双碳”领域的科学传播实践。


      沙龙的间歇,与会专家和观众还参观了活动的主办地——建邺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验馆。据体验馆负责人马文君介绍,该中心兼具垃圾回收利用与教育体验展示于一体,其中展馆约800平米,结合数字化体验和游戏互动场景,引导公众践行垃圾分类,为“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通过苏科家园和知乎平台、古田化工抖音账号同步直播,线上参与观众超过6万人次。


返回列表